余杭民革“同心.公益”科普服务团正式成立
5月21日,民革余杭区基层委圆满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并成功举办“同心.公益”科普暨“同心.共富”服务发布活动,余杭民革全体党员以及民革各相关兄弟组织参会。会上,余杭民革“同心.公益”科普服务团正式成立。
全国“科技三会”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民革余杭区基层委坚信,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为未来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是用微光点燃一些探索与梦想的正能量。
民革余杭区基层委主委郭青岭介绍,站在余杭区双千亿发展的起点上,处在余杭区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的赶考路上,民革余杭区基层委进一步谋划,在“双千亿新征程”和“高质量共同富裕”中,积极展现党派作为,体现党派担当。深挖和统筹党员资源,链接和共享专业智库,提升发扬“同心.博爱”精神,历时半年筹划了“同心.公益”科普和“同心.共富”服务。
郭青岭介绍,“同心.公益”科普服务团突出先进性、公益性、服务性、长期性,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普惠的科普服务。服务团科普课程涵盖了传统文化、德智体美、生物科学、社会学科以及前沿科技领域,希望能全方位、多维度地,向全社会传播科普知识、展示科技魅力、传承科学精神。
科普服务团团长为阿里云技术服务工程师、民革党员曹林,服务团成员为各行业的先锋代表,有邵政镓、柳刚、俞良、高尚、高晓文、周碧君、吴婧婷、陈芳、钱天然。其中,高晓文的是之江实验室量子传感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他将带来量子科学领域课程《神奇的光》,分享光与电背后的神秘知识;亲子教育课程《孩子天赋别耽误》讲师陈芳希望通过国学知识分享,让更多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天赋,更好挖掘孩子的特点,助力青少年成长;讲师吴婧婷将分享戏曲文化课程《浅识昆曲》。
据了解,团长曹林热衷于公益科普,和公益伙伴开发了宇航科普课程和动手实验系列课程。2021年,他和代立晨等公益伙伴一起,在贵州普安县铅矿小学发射了一枚满载梦想和探索欲的“铅矿小学一号”火箭,让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200多个小朋友亲眼看到了当下最前沿的科技领域,让科学梦开始在他们心中萌芽生长。
这次公益尝试获得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洪鑫等行业人士的关注和认可,并被央视新闻、CCTV7、全国总工会等广泛报道、点评。这是科普教育资源向中国欠发达地区的输入,也是爱国、求知的探索精神在祖国下一代身上的传承和延续。
民革余杭区基层委发挥党员特色,号召更多的党员践行公益责任,成立了“同心.公益”科普团,在余杭开展公益科普活动,并逐步推广出去,从公益和科普的角度参与和助力共同富裕建设。
“同心.公益”科普服务团团长曹林代表团队表示:“我们将以服务者的角色,为余杭区科技创新的局面贡献微小而坚定的力量。同时希望同心公益科普团,能当好余杭科普的宣传队和播种机,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将一粒粒科普的种子,浇灌为服务社会的茁壮大树。”
余杭区政协副主席黄德伟表示:“无论是科普团的组建和课程展示,还是服务基地的挂牌和“五个一”服务内容,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民革基层委在公益服务和助力共富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民革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余杭区委常委、统战部长袁水良寄语:“希望民革余杭区基层委以公益共富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以同心聚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民革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之路,在余杭区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的赶考路上凝聚新力量、助力新发展。”
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市委会主委林革表示:“余杭民革以‘同心’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党员优势,联动区科协等部门,创新推出‘同心.公益’科普、‘同心.共富’服务活动,赋予了‘博爱’更加丰富的内涵,是余杭民革立足新起点、发挥新优势、凝聚党员智慧力量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林革提出,希望“同心.公益”科普服务成为扩大民革影响、树立民革形象的靓丽招牌,也期待更多的民革党员参与进来、让“同心.公益”科普走出余杭,成为更多青少年打开大世界探索新知识的桥梁,擦出具有余杭民革特色的“博爱”火花。
5月21日下午,《向天空出发》航空航天科普课在余杭区中泰街道党群活动中心进行授课。未来,该公益课将推向更多的小学,将卫星发射、火星探索、天文科普等带去更多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