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开展智能光伏与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领域交叉技术研究
【环球网公益综合报道】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融合发展、快速兴起的朝阳产业,也是实现制造强国和能源革命的重大关键领域。
2022年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本次《行动计划》共提出17项鼓励,相比2018年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主要新增智能光伏建筑、智慧光伏工业、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内容。
本次《行动计划》提出:在有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地区,统筹推进居民屋面智能光伏系统,鼓励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推广太阳能屋顶系统。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主要指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要的公益性建筑,应用于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的光伏属于分布式光伏范畴。还将开展以智能光伏系统为核心,以储能、建筑电力需求响应等新技术为载体的区域级光伏分布式应用示范。提高建筑智能光伏应用水平。积极开展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建设示范。
此外,还将鼓励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实现厂房光伏、分布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等集成应用,促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加强“引进来”,与先进国际机构和企业开展智能光伏领域技术、人才、资本、标准等合作。鼓励具有高附加值的智能光伏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在海外建设智能光伏工厂、开发智能光伏电站项目,为光伏治沙、光伏扶贫等先进智能光伏模式推广应用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