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依法行政 提高治理效能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全面推进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取得积极成效,顺利入选司法部首批全国十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创成市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全区营商环境测评连续3年位列重庆市第一。
加强服务,打造法治服务品牌
当事人“不见面”“零跑腿”,从指端、线上即完成整个调解程序,如今在重庆不是稀罕事。
2024年9月24日,一件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通过重庆仲裁委员会互联网仲裁平台受理。9月29日组庭当日,仲裁庭即在仲裁平台上组织双方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在仲裁平台确认,次日仲裁庭制作调解书并完成了电子送达。
“我们通过探索数字赋能一键仲裁新机制,创设金融速裁速调中心并入驻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速裁速调中心搭载在线仲裁系统,打造金融纠纷高效化解模式,实现跨地域金融纠纷全线上批量化审理,8日内作出裁决,调解书“立等可取”。
据统计,目前金融速裁速调中心对接全国130余家金融机构,约定金融合同150余万笔,已批量审理金融案件2700余件。
“江北区政府联合市司法局于2022年4月创设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着力打造‘全链条、一站式’金融法律服务平台。”江北区司法局一级调研员贺子猛说,截至目前,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已累计有效办理各类金融案件20万件,涉案金额234.6亿元。
法治政府建设助推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江北区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江北区启动并建成“金融服务港湾”44个,15分钟金融服务圈全面建成,依托“党建增信·融资助企”“渝惠融·信易贷”,通过出台风险缓释补偿政策,累计为1.1万户经营主体发放信用贷款超43亿元。
数字赋能,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这家米线店不仅油烟大,噪声也大,晚上都睡不好觉。”最近,社区新开一家米线店,让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洋河二村居民杨女士颇为苦恼。
接到投诉后,街道迅速联合江北区生态环境局、观音桥街道市场监管所等多个单位,第一时间发起执法检查,做好群众沟通服务,提出综合整改建议。米线店在油烟净化设备改造完毕后,经区生态环境局多次检测达标,才恢复正常营业。
去年以来,江北区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围绕执法队伍、执法事项、执法监管、执法监督、执法平台等5个“大综合一体化”着力推进,使执法改革纵深迈进、执法效力持续提升、执法面貌焕然一新。
“发现一处机动车违规占道行为。”在观音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指挥室,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跳出一条网格员上报信息,引起了工作人员袁媛的注意。
随即,袁媛将该条信息同步至“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并快速派单给相应执法人员,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查处。整个执法过程全程网办,不到半小时便快速完成。
据介绍,围绕基层执法效率低、成本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重庆市司法局打造全市统一的“执法+监督”应用,与基层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全线贯通。系统开发行政检查、处罚办案、执法监督三大模块,普通程序办案环节从20余个精简至12个以内,程序性办理时间由平均2天缩短至4小时;简易程序办案时间由平均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应用中还写入了法律规定和裁量基准,执法者输入情况,自动生成处罚,操作简单又有理有据。”江北区司法局政治处主任刘敬介绍,“数字应用执法降低了基层执法中寻租舞弊的风险,案件进行电子存档,公开透明,监督便利。”
法治为民,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扎根基层30余年,获评“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的马善祥,被群众称作“老马”,是江北区基层调解的一张名片。江北区在重点行业部门、镇街等47个单位成立了“老马工作室”,在128个社区实现了“小马工作站”全覆盖,“老马带小马”,为人民群众构建起“家门口”的解纷队伍。
“多亏到矛调中心来了,没想到会解决得这么好。”走出江北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的大门,年近七旬的余阿姨很满意。余阿姨和子女因遗产分割问题存在分歧,来到这里寻求帮助。经中心调解员的努力协调和沟通,最终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江北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建设,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目前,全区已建成157个人民调解组织、24个行政调解组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大调解工作格局。
去年以来,全区镇街、村(社区)、网格层级排查矛盾纠纷8831件,化解8829件,化解率达99.97%;中心累计受理法院委派案件15242件,调解成功2296件,涉案金额7344万元,节省诉讼费256万元;受理医患纠纷调解案件262件,成功调解236件,涉案金额1476万元,全部协议履行到位……依托区级“老马带小马”平台,解纷队伍不断壮大、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健全。
“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契机,一体推动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民生服务等重点任务成势见效,切实做到以创建带发展、以发展促创建,让经营主体和群众看到真变化、感到真成效、获得真实惠。”江北区委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