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版图、构筑壁垒 中国免税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中国免税市场的发展非常迅猛,免税业仍然是一门好生意。2022年,免税赛道的企业依旧在扩充各自的版图。扩张持续进行,直接导致整个免税市场竞争激烈,而免税企业通过“解锁”消费新场景、聚集高能级的品牌首店等方式,持续构筑企业核心壁垒。东兴证券研报显示,从长期来看,免税行业引导消费回流、国内免税市场增量扩容的长期逻辑不变,免税行业基本面仍将保持高景气度。
扩充版图
近年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快速发展,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一大亮点。2022年,海南离岛免税赛道扩张版图仍在继续。目前,海南共有6家免税经营主体、12家离岛免税店。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免税店,中国中免旗下海口国际免税城已于2022年10月28日开业,点亮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地标。据统计,当天有超4.4万人次进店购物,销售额超6000万元。
王府井在2022年获准在海南万宁经营离岛免税业务,王府井国际免税港计划于2023年1月开业。
除了中国中免和王府井外,海南控股旗下的海南发展、海南机场,海南旅投旗下的海汽集团,均在海南布局免税业务。
而海南只是我国免税消费市场加速崛起的一个缩影。2022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眼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布局免税消费市场。
天津市河北区提出,将立足区域现有的商旅文“基因”,升级规划和运营理念,推动业态重构,争取市内免税店项目落地,多点发力打造新消费场景。
此外,广东也在积极布局大湾区免税市场。近日,珠海免税集团成功中标中山港口岸出境免税店和湾仔口岸出境免税店经营权项目。届时,珠海、中山将各添一家口岸免税店。
入局者变多,线下门店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免税零售商纷纷开启从传统的线下售卖转向线上线下全渠道售卖的转型升级之路。中免日上、cdf会员购、海旅免税会员购等线上渠道持续吸引消费者加入。已打造“王府井在线平台”的王府井也在朝这个方向布局,其曾公开表示,未来随着实体免税店的开业,线上免税业务将同步开展。
构筑核心壁垒
免税市场竞争激烈,免税企业通过“解锁”消费新场景、聚集高能级品牌首店等差异化运营方式来提高流量,构筑企业自身的核心壁垒。
2022年,首店、独家品牌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频频亮相,众多免税运营商在这一赛道展开竞逐,新招迭出。
海口国际免税城云集了800多个国际国内大牌,其中有25个海南免税店首进品牌,以及78个海南离岛免税中免集团独家品牌与消费者见面。
在首店经济赛道上一路疾驰的,还有深免海口观澜湖免税城。在这里,集合了40国5大品类优质商品的世界酒水集合馆,拥有全球前三大烈酒品牌及干邑高端品牌旗舰店集群。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引进具有稀缺性特色的首店、独家品牌,可以打破“你有我有、千店一面”的传统格局,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带动消费热潮。不过,爆火容易“长红”难,如何在“细分长坡”上滚出“厚雪球”,对品牌和免税运营商而言都是考验。
除了品牌首店效应外,各大免税店还尝试推出优质的购物体验,通过优化会员服务、完善仓储物流建设等方式,提升企业自身实力。
未来前景可期
近年来,中国免税市场迅猛发展。2014—2019年,中国免税销售规模从218亿元增长至545亿元;2020年,中国免税销售规模约为670亿元。而这一增长态势在未来或将延续。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2026年全球免税市场规模将达到7437亿元,中国免税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重有望达到44.8%,将会进一步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各家企业涉足甚至加码布局的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更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海南免税消费市场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到2025年,海南离岛免税消费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16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消费市场。
随着防疫措施的优化,国内旅游、免税经济热度逐渐回升。据海口海关统计,2022年12月,海南离岛免税单日销售金额已实现连续7天超1亿元,游客进行免税购物的热情不减。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品质和品牌消费需求增加,消费国际化水平提高,免税市场供给的高品质和品牌商品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补充。
东兴证券研报显示,随着出入境疫情管控的放开,机场免税渠道有望迎来边际改善。从长期来看,免税行业引导消费回流、国内免税市场增量扩容的长期逻辑不变,免税行业基本面仍将保持高景气度。(记者 陈晴)
热门相关:女婿面试 普拉提教练的同伴性课 奇门偃甲师 记忆中的美好歌声 寄宿公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