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高温下的满负荷坚守

近年来,随着即墨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和企业用水量也在与日俱增。入伏以来,天气持续高温,城区用水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而降雨不足等原因导致原水供应短缺,加上高温天气导致原水水质复杂多变,这些因素为今年高峰期的制水供水工作增加了不小的挑战。

藿香正气胶囊、毛巾、水壶……进入夏季供水高峰期以来,这些物品已经成为同济水厂副厂长解本水每天上班时战高温斗酷暑的“法宝”。

中午1:00多,记者在即墨区自来水公司同济水厂见到了刚处理完设备突发故障的厂长宋志鹏和副厂长解本水,刚聊了没几句,两人通过监控看到运送净水剂的车辆进入厂区后,又连忙去组织卸车清点。

从加药车间忙完,穿过三期制水车间来到泵房,大家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

记者了解到,目前即墨城区供水主要来自同济水厂、市北水厂和黄家山水厂,而同济水厂和市北水厂已连续多日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特别是同济水厂,7月份以来,平均日制水量已超过8万余立方。而满负荷运转下,供水设备设施和人员均担负着巨大的压力。解本水告诉记者,目前大家的工作量相较平时多了两到三倍,所有的备用设备已全部投入使用,一旦制水设施出现突发状况,值班在岗人员必须随叫随到,全力保障供水畅通。

与水厂面临同样挑战的还有水质检测中心,高温天气下的原水水质不稳定,给水质监管工作也出了不少难题。在王圈水库,记者见到了正在取样检测的工作人员。即墨区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副主任隋爱妮告诉记者,夏季的原水,由于温度较高,水中微生物会较以往活跃一些,在降水量充足时,由于雨水的冲刷流动会减少杂质的产生,而今年夏天由于降水少,难以形成有效径流,所以本地的原水水质与往年相比,处理难度较大。

针对水质变化情况,入夏以来,即墨区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工作人员重点加强了原水和管网末梢水水样的检测频率,从“进水端”到“出水端”,随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并将结果及时反馈水厂,以便及时调整制水工艺。

同样奋战在高温下的还有供水管道安装工人。在即墨区实验三小新校区施工现场,为校区实施的供水配套工程已经进程过半,自来水公司的施工人员常志奎告诉记者,由于工期比较紧张,大家都顾不上高温酷暑,抓紧每一分时间来确保工程进度,实验三小的供水配套将于7月底前完成交付。与此同时,在汽车产业新城,自来水公司的另外一支施工队伍也在紧张地忙碌着。记者在现场看到,奇瑞工厂项目的供水配套工程的沟槽已基本挖掘完毕,所有的供水管道已经整齐地码放在沟槽旁边,据现场的工作人员刘双鹏介绍,一周内将完成全部管线的铺设。

目前,即墨城区日供水量已多日维持在18万立方左右,峰值仍未到达,随着高温的持续,预计用水量还会有所增加。面对着滚滚热浪,不同职责的即墨供水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依旧是斗志昂扬,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保障着供水畅通。骄阳下、酷暑中,一抹抹湿透汗水的“供水蓝”为这座城市的夏季注入了清凉与活力。

热门相关:名门贵妻:暴君小心点   盛唐小园丁   艳遇传说   花开春暖   懒散初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