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遇上诈骗局,《反诈这一课》教你怎么办
【环球网公益综合报道】12月12日,由北京市反诈中心指导,环球网发起的《反诈这一课》反诈科普视频栏目正式上线,本期栏目走进校园,聚焦“校园贷”,关注监管、法律、金融、技术等角度来探讨校园贷的防范之法,帮助学生加强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民警王佳、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沈宗斌、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贺辉、北京服装学院讲师丛小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专职组织员、讲师田野出席本期栏目,共同分析校园贷发生的原因及常见犯罪手法,科普学生分辨和规避校园贷风险的方式,帮助学生擦亮眼睛,远离校园贷,守护自己的钱袋子,保护好自己合法权益。
校园诈骗案件多发,三不一多原则要牢记
王警官表示,近年来定性网络诈骗是呈现一个相对高发和多发的态势,以前的电信网络诈骗更多是针对老年人群,但是由于诈骗的技术手段不断翻新,诈骗分子开始瞄准青年人群,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群主流群体,就成为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重点瞄准的对象。
根据王警官的介绍,公安机关以往接报的案件当中,发生在大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主要包括刷单诈骗、校园贷诈骗,网络游戏骗局、杀猪盘骗局、冒充网购客服诈骗等。
王警官介绍称,“以冒充客服类诈骗为例,冒充客服的诈骗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例如冒充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犯罪分子前期通过不法途径已经获取到公民订单的信息,然后打电话自称是某平台客服,表示发现您之前某时间购买过一单物品,现在出现了质量问题,由于我们商家很负责任,所以我们现在不回收您这个物品,还要给您三倍退款,有很多学生群体就认为,确实是自己的订单信息,而且这个物品既不回收又能三倍退款,可以得了便宜。这样慢慢就会掉入骗子的圈套。”
“随后,诈骗分子就会引导学生打开支付宝,事实上,支付宝中有一个备用金功能,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备用金里面有500块钱是每一个支付宝的用户都有的,但是骗子就会说这500块钱是我返给你的,引导学生去提现,只要操作提现,就证明这个人完全不知道支付宝有这个功能,然后诈骗分子就会让学生把多余的钱返还给他,比如价值100块的物品,本身三倍退款是300元,诈骗分子就会说是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多退了200元,要求学生返还。返还过程中诈骗分子就会以银行账户输错没收到为理由谎称理赔通道关闭,要影响个人征信,需要将各大网络贷款平台的额度全部取出才能不影响征信。随后引导学生跳转到所谓的银联中心,诱导学生将各大网络贷款平台的额度全部取出转给诈骗分子。”她说道。
此外,冒充客服类诈骗还有一种是冒充一些短视频平台客服,短视频平台现在也有网购的通道,因此诈骗分子也会冒充一些网购平台的客服人员,说由于我们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勿将你加入了代理商会员,每个月要从您银行卡上划走500块钱等,引导学生去操作解除绑定。随后和网购客服诈骗要跳转银联中心的套路一样,也是洗脑学生去操作贷款。
在此类诈骗案件中,大部分诈骗分子会以征信来做文章,说你必须按照要求来关闭这些贷款平台,否则将影响到你的个人征信。对此,王警官提示,“无论他是冒充哪里的客服,只要让你操作自己银行卡信息的,一律都是诈骗。”
据王警官介绍,公安部虽然公布的非接触网络犯罪有14大类,但是它的小类已经达到了50多种。面对多样的网络诈骗,王警官提示:“公安机关总结了一个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学校多方联动预警 反诈宣传不可忽视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校引导在校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诈骗,有利于有效遏制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态势,切实帮助在校生提高预防网络犯罪的能力。
丛小棠介绍称,在学校中,保卫处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机构,它上可以对接到公安机关,比如说公安机关检测到学生有被诈骗的这种行为,就会联系学校的保卫处,然后保卫处联系到我们各个辅导员和班主任。当班主任发现学生有被骗的情况也会反映给保卫处,保卫处再反映给公安局。
她表示,“在学校的宣传渠道,班主任会在每年开学的时候接到学院辅导员给安排的一些具体任务,将宣传通知告知到学生,保证班级二十几个同学内的小团体的密切沟通。学生团体也有团委学生处举办反诈宣传活动,近几年,在校园里每次大型活动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小角落做反诈的宣传。”
此外,丛小棠还提到,在每年开学季的时候学校会给大家介绍反诈APP,鼓励大家去下载,然后教大家如何使用,比如自己觉得遇到诈骗环节,也可以通过APP去上报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丛小棠表示,因为校园诈骗很多都涉及金钱类,所以学校也会去做专门关于健康消费观等的讲座,此外,当学生遇到金钱困难之类的情况,提醒学生有生源地可以贷款,在学校也可以进行一些及时的正规渠道贷款的帮助,避免不法网络贷款。
田野表示,在校园中,很多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反诈中心,可以对接属地派出所。校园反诈中心不仅仅有一个预警功能,还集合了宣传、劝阻、处置等多方面的功能。
田野还提醒称,学生在领取助学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助学金都是无偿的,不会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收到未知链接要求点击的也一定要提高警惕。
被骗报警要及时 保留证据很重要
杨贺辉律师表示,校园类的贷款诈骗,比如刷单类、校园贷和冒充客服等,从本质上来讲符合我国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所谓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于诈骗罪的定罪量刑也有明确的一个规定,根据数额和诈骗的一个情节,可能对于诈骗分子的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或者是10年以上或者是无期徒刑。
当学生遇到诈骗行为时,与警方的及时有效沟通十分重要。对此,王警官表示,学生如果发现被骗,第一时间要保留证据,例如你像冒充客服类的诈骗,你接的电话如果当时有录音是最好的,此外,银行的转账记录必须要全部都提供给公安机关,而且我们希望受害者尽快拨打110报警,因为公安机关现在一个紧急止付的工作,如果报警及时,公安机关启动紧急支付之后,受害者的钱有可能会被原路返还。
杨贺辉律师提示:“在遇到校园类的诈骗,在涉及证据收集时,因为我们的证据收集主要是围绕被骗的事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协助公安机关去还原诈骗的事实,包括比如微信聊天记录、 QQ聊天记录、聊天软件这些,还有转账的记录,这些都是能够尽可能还原被诈骗的事实,以便协助我们公安机关去破案。在公安机关报案之后,公安机关要受理,受理之后要启动一个刑事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如果提供的证据非常充分,那么是有利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分子,挽回我们的经济损失。”
同时,当校园诈骗发生时,学校也有一个应急处理机制来尽可能帮助学生。田野介绍称,当学生在校内因为校园贷问题产生了一些经济的问题,或者是遭遇了不良校园贷的情况时,学校发现后会第一时间去互通信息,先联系到学生,来告诉他这个事实,然后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会第一时间报警,协助学生一起面对。也要提醒学生整理好手里现有的证据,协助警方处理。
此外,田野还表示,学院也会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因为有的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很崩溃,尤其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处理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当学生因为被骗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学院也会上报给学校,一起会商解决。”
为保障学生财产安全,多部门都在同时行动。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此外,很多商业银行也在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环球网《反诈这一课》也会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教育,努力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