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助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摘 要:本案例描述了通威股份基于“双主业”战略,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结合,提出全球首创“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公司通过大力推广“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通威鱼”模式,不仅推动了清洁能源的生产,还促进了渔业的绿色发展。案例还介绍了“渔光一体”模式的标杆项目:通威股份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该项目被世界资源研究所选为COP28“光伏+农业”封面案例,以表彰其对产业融合、土地资源高效复合利用的贡献。通威与科研机构合作,验证了该模式对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并主导制定了光伏发电碳中和行业标准。该项目经过多年实地建设,帮助公司实现显著的碳减排,为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持续贡献通威力量。
关键词:“渔光一体”;光伏发电;清洁能源;绿色低碳
案例正文: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经历深刻变革,清洁能源正逐步成为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光伏发电以其绿色、可再生的特性,备受世界瞩目,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大力推广。
依托“双主业”战略布局,通威股份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有机融合,首创“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一体”项目,通过光伏和渔业高效协同发展,持续产出清洁能源,实现了水下产出绿色安全水产品,水上输出清洁能源,真正实现了鱼、电、环保三丰收。
生态园背后的“新模式”
在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有一处集合光伏发电、渔业养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园区格外引人瞩目。它就是通威股份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该项目由通威集团旗下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规划10000亩,一期4240亩,投资10亿。项目依托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区位优势,集合通威股份丰厚的农业积淀和新能源资源,打造集名特优安全水产品智慧生态养殖、太阳能光伏发电、科普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2024年通威股份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被世界资源研究所选为COP28“光伏+农业”封面案例,以表彰其对产业融合、土地资源高效复合利用的贡献。
通威股份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的背后是通威股份创新“渔光一体”模式并多年实践深耕的结果。自2014年刘汉元主席提出“渔光一体”构想以来,通威股份一直在不断探索其可推广性,成功实现了从饲料制造商向绿色农业供应商和绿色能源运营商的蜕变。通威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部署,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有机融合,于全球首创“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渔光一体”发展模式。通威股份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正是“渔光一体”模式下三产融合发展的标杆项目,通过对智慧渔业、光伏发电、科普观光不同板块的打造与互动,实现了鱼、电、环保三丰收。
在智慧渔业板块,生态园区养殖面积4200余亩,清除全部池塘底部淤泥,进行池塘护坡,重修进排水渠道和闸门,修缮道路,改建渔业管理房屋,并建设1000平方米的智能化养殖车间,进行海参、梭子蟹、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水产苗种及成品养殖,外塘自2021年5月投用,每年产出梭子蟹、南美白对虾、金刚虾等优质水产品300余吨,销售收入约1500万,智能化养殖车间于2022年3月份投入使用,通过先进水处理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生物填料、温控材料为一体,建设智能、高效、环保的设施化循环水养殖,与渔光一体池塘紧密结合,进行南美白对虾、海参和石斑鱼等多品种育苗。同时利用生态沟渠和不同养殖品种对水质的差异需求,园区实现养殖用水内循环,对外零排放,真正做到生态、环保。
在光伏发电板块,园区内主要建设200兆瓦光伏发电阵列、220千伏升压站,项目已于2021年1月全容量并网,单日最高发电133万度,累计发电2.63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2.4万吨,碳资产交易超过600万元,项目预计年发电收益近2亿元,为助力碳中和贡献出绿色能量。
在科普观光板块,生态园致力于打造具有现代科技感和传统太阳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观光园区,规划建设4300平方米的休闲渔岛,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的综合展示中心,12米高的观光塔,穿插钓位、科普打卡、栈道等休闲基础设施。生态园以“太阳能”为主角的故事线、知识树、发展史、时间轴等主题线索,贯穿“光伏+渔业”的历史、地理、科普和产业等,形成集展览展示、科学教育、互动体验、学习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研学科普教育基地。生态园还搭载综合运用互动性体验性展教展项、系统性专业性展教课程、实践式探究式展教活动、讲座式对话式专家辅导等形式,成为传输新兴科学知识的科普研学旅游基地。
光伏与渔业高效协同发展
通威于2006年进军光伏新能源产业,历经10余年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光伏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拥有领先的规模、技术、成本、质量优势,全面打通光伏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公司不断做强做大优势环节,制造端重点布局高纯晶硅、高效电池及组件,适度延伸布局工业硅、硅片等业务;应用端着力打造“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渔光一体”模式通过筛选优质水面资源,并以确保电力消纳为前提,探索新型水产养殖模式,不断推动“渔光一体”基地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不断降低光伏系统装机成本,同时适度配套发展旅游休闲、观光科普等第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发展模式,打造契合新渔业、新能源、新乡村建设的“通威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途径,形成了公司独特的竞争模式。
目前,通威已在包括江苏、山东、安徽、江西、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内蒙古、天津、河北、黑龙江等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开发建设了54座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超过4.39GW。2023年全年结算电量44.32亿度,实现碳减排约330万吨。同时,通过在池塘水面架设光伏组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复合利用,提升了传统渔业养殖土地和水面的价值输出。
通过“水上输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绿色安全食品”的路径,该项目在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最大化降低排放污染的情况下,产出清洁电力能源,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该项目每20亩可建设1MW容量的电站,年均每亩可输出约6万度清洁能源电力。相当于节约18吨标煤,减少450吨二氧化碳排放。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输出清洁能源电力达到166亿度,相当于节约标煤约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约1200万吨。
加码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从商业运营来看,“渔光一体”项目由通威股份向县、乡镇政府租赁鱼塘,再由公司运用设施渔业、智能渔业标准对其进行改造,并根据公司的试验数据和经验,在鱼塘上按适当比例架设光伏电站,将水产养殖和光伏电站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公司与具有鱼塘资源的农户的合作模式包括公司租赁农户鱼塘,由公司投资建设及管理;或者农户以鱼塘资源入股,公司建设“渔光一体”电站,收益由双方按约定分成。
从技术方案来看,“渔光一体”是通威股份在光伏与农牧板块发展多年、总结积淀发展规律、凝练可持续发展理念所得到的精华。在光伏发电方面,“渔光一体”模式考虑鱼塘养殖的适宜条件,创新采用柔性支架技术,其标准跨度40米、净空高达4米,带来更好的通风效果、更多的透光率、溶氧更高、对喜阴鱼类藻类生长更有益。在尾水处理方面,“渔光一体”模式创新配备由微滤机、三级沉淀池、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生态沟渠组成的尾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来净化吸收尾水中营养物质,实现“养殖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建立起鱼类、蔬菜、水生微生物和谐并存的生态平衡关系。在水产养殖方面,为提高养殖效率产值并保护养殖地生态环境,进一步创新养殖“365”模式,指导农民在不同的“渔光一体”项目因地制宜养殖不同鱼类、虾、螃蟹等品种,或者同时进行多个品种搭配养殖,既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又合理利用了水体空间,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示范推广来看,公司通过与科研院所的课题合作,论证“渔光一体”模式对双碳目标的贡献,以及该模式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整体效益。其中公司与复旦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合作开展的“面向碳中和的中国水生食物系统碳-水-地足迹耦合机制研究”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提出面向低碳、生态友好和粮食安全的多目标优化调控方案,推动环境、生态、粮食安全等各方面改善。公司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合作开展的“渔光一体高效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受到四川省科技厅,研发了渔光一体专用大跨度柔性支架,应用在以绿色优质为核心的光伏+鱼稻生态种养技术规程,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鱼稻生态种养模式。
同时凭借在行业里的领先性与创新性,“渔光一体”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威股份以“渔光一体”实践经验作为基础,主导编制2项光伏发电碳中和方面的行业标准,对光伏发电站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碳中和活动进行规范化。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践行者,通威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未来,通威将持续投入创新与环保领域,通过运用高效组件、柔性支架、自动化施工等方式,在系统化建设运营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渔光一体”发展模式的经济性,促进渔业养殖转型,持续产出清洁能源。预计到2025年,以“渔光一体”模式为主的光伏电站装机量达到8GW,每年为社会输送90亿度清洁电力,为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转型与产业融合提供通威方案,积极贡献通威力量。
案例评点:
通威股份持续通威作为横跨农牧与光伏双产业的企业,创新推广“渔光一体”模式,持续探索双主业协同发展,是对多元化业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与检验。
——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ESG高级分析师刘之微